找到相关内容1062篇,用时2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

    中之别教,总具十门成就同教的组织。   对于始教位的三重,乃依《大乘》、《唯识论》、《解深密经》、《二十唯识论》、《观所缘论》、《大乘庄严经论》;而终顿二教的四重,即依《楞伽经》、《胜曼经》、《...显现为圆成法界的组织。   所谓如来显现的内容,乃站立在缘起观上而,故法界缘起,即以正觉的《华严经》思想为基本,所以成立缘起为藏大师成就其思想体系的基础。因此,华严的宗旨即该因果二门,因是普贤...

    清远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61763079.html
  • 则天武后《大乘人楞伽经序》与法藏《人楞伽心玄义》

    无住”,不解此者则呆然自失。  而关于“烦恼即菩提”,则先有笈多等译《大乘世亲释》言及,且是中国佛教文献中频繁被引用的成句。《祖堂集》所引腾腾和尚《乐道歌》中述道:  问道道无可修,问法法无可问。...应会增多。  法藏除五教判之外,其使用含有如来藏缘起宗在内的四宗判亦广为人知。如来藏缘起宗者,现代的佛教研究人士当然先会想到《起信》。而法藏著作之中,采用如来藏缘起宗之词的《大乘起信论义记》中说道:...

    [日本]石井公咸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90163399.html
  • 《法华经》禅思想之研究

    显扬圣教论》,大正卅一。  《大乘》,大正卅一。  《成实论》,大正卅二。  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》,大正卅三。  《法华玄义》,大正卅三。  《法华玄义签》,大正卅三。  《法华经义记》,大正卅三。 ... 木村泰贤着,释演培译,《小乘佛教思想》,台北,天华出版社,1992年7月二版。  木村泰贤着,演培法师译,《大乘佛教思想》,台北,天华出版社,1989年。  王重民,《敦煌变文集》,北京,北京...

    简秀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32563672.html
  • 大乘起信》述评

    就是说,《起信》是提倡“真妄互熏”说的;玄奘编译的《成唯识论》面世(659)以后,法相宗人即以此为准绳,对《起信》之说大加诽谤,因此,唐译论序广引{胜矍》、{楞伽》、《密严》等经和梁译《大乘》等...三学,主要流行在南朝,到隋唐吉藏的三论宗而衰落。后者发端于北魏菩提流支等译经集团,由此形成地学,成为北朝历代佛教中的显学;稍后还有梁陈之际在广州的真谛,以弘扬(大乘》为中心,逐步向长江流域及其...

    杜继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55563746.html
  • 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》讲义

    唯识学对“识”作了很烦琐的分析,这也许很有意义。《成唯识论》卷七中说:“依识所变,非为实有”。所有的东西都是“识”的变现,所以不是实有。(摄论)(<大乘)),无著著,汉文有三种译本:陈真谛译三卷,...”,其微细内容也各不相同。所以阿赖耶识缘起只能说明现象的生生灭灭,而不易说明超现象的真如性体(不生不灭之本体)。《胜鬘经》等经论提出“如来藏缘起”,<大乘起信)提倡“真如缘起”,都以“清净心”或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63263783.html
  • 《宗镜录》妙旨

    。 由此可见华严宗十玄之旨不离一心宗镜明矣!   《宗镜录》明示华严五教唯依一心而立。约识而,第一如小乘教,但有六识,赖耶但得其名。第二大乘始教,但得一分生灭之义,以其真理未能体通,但说凝然不作诸法...大乘》明十一种识,一身识,二身者识,三受者识,四者应受识,五正受识,六世识,七数识,八处识,九言说识,十自他差别识,十一善恶两道生死识。   如上建立十一种识只是一心实相妙门开合而已,譬如幻师,唯是...

    冯树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72363836.html
  • 大乘非佛说辨

    证境所,余智余境不故。  如增一等。  此中比量宗云:大乘真契经佛说非余说,所云契经者,简大乘故。大乘论藏我宗自许为菩萨所说,非佛说故。复云真者,简伪经故。亦有后人伪造非佛说非菩萨说而称经者故,...菩萨既假佛名,以求自重以期速行矣,则应凡所有作皆假佛之名以行,云何复作等,如《中论》、《十二门》、《大智度论》、《集论》、《大乘》、《显扬圣教论》,不名佛说。差别因缘,不可得故。由此可知佛说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31764161.html
  • 大乘起信论料简驳议答辨

    真性。岂得言无明无体,八识正智独有体也。此中要义,希更参研。  (八)吾谓若如《起信》云,意有五相云云者,则立一末那已足,安用其他。驳者引《大乘》意有二种:一为无间依止义,二为思量义。此所云就...  大乘起信论料简驳议答辨  王恩洋  《学衡》杂志编者以常惺君“大乘起信论料简驳议”见示。读之,佩其于贤首宗义寝馈深沈,为《起信》作辩护,斯为有。惟念该文于鄙作料简所明尚多,未能详悉,又其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32464166.html
  • 王恩洋:佛教概观

    学。  (5)摄论宗 瑜伽宗之《大乘》,北魏南陈均传之,陈隋之间学此论者称摄论宗。慈恩宗兴,此宗归人。  (6)地论宗 依《十地经论》得名,北魏菩提流支传之。中唐并人华严宗。  (7)华严宗 ...六度 大乘不单是自度,尤重度人,故必修四六度。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,名四,谓摄受有情为一体,向着唯一伟大的事业前途共同努力做去。因此,有团结与领导两义,四便是四种团结与领导的方法。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91364456.html
  • 《金刚三昧经》作者辨

    中观一系的理论,但其着重点并不在此。元晓谓其“无所不立,无所不破”,“无不立而自遣,无不破而还许”,云其通摄“《中观论》《十二门》等”之破与“《瑜伽》《大乘》等”之立,故赞之为“诸论之祖宗,群诤之评主”,只是一得之见。  《起信》创作的时代,大乘有宗地论南道所面临的主要对手是小乘毗昙宗和成实宗,还有同为地派的北道,而不是倡导中观学说的三一系。因此正如净影慧远所指出的那样,斯论破斥的主要...

    徐文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14464596.html